乌尔第三王朝(2113 – 2004 BCE)

乌尔第三王朝地图

乌尔第三王朝(Third Dynasty of Ur, 公元前 2113 年~公元前 2004 年)是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,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至巴格达一带。因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存在乌尔第一、第二王朝,故史称乌尔第三王朝。

铜质乌尔纳姆奠基像,现藏于美国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

阿卡德帝国灭亡后,蛮族库提人统治苏美尔地区,虽然其间有些苏美尔城邦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和繁荣。公元前 2120 年,渔夫出身的乌鲁克人乌图赫加尔起兵自立为乌鲁克王,并且打败了库提人,俘获了库提人的末代国王提里干(Tirigan)。乌图赫加尔占领乌尔后任命乌尔纳姆为总督,其后的历史存在诸多疑团,但乌尔纳姆很快就自立为王了。此后乌尔纳姆(公元前 2113 年~前 2095 年)南征北战,征服了另一强大的苏美尔城邦拉伽什,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朝。由于这是由阿卡德帝国和库提人统治之后,苏美尔人再次掌握美索不达米亚政权,乌尔第三王朝又被称为“苏美尔复兴”,或“新苏美尔帝国”。

《乌尔纳姆法典》泥板,出土于尼普尔(位于现伊拉克中南部,阿卡迪西亚省),现藏于土耳其伊 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

乌尔纳姆最重要的成就是《乌尔纳姆法典》的制定,今天考古所得的只是这部法典的一小部分。《乌尔纳姆法典》是一部成熟的法律,是继数个世纪前的《乌鲁卡基纳法典》后首次颁布的新法典,也是苏美尔文明法制体系漫长发展的成果,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。在这部法典中,乌尔纳姆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自己对两河流域的最高统治权。法典的序言中说:“恩利尔(两河流域古文明崇拜的空气神)在众人中选择了他(乌尔纳姆)”。继阿卡德帝国的纳拉姆辛国王之后,乌尔纳姆也重新使用了“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”、“四方之王”的称号,这两个称号在阿卡德帝国衰落后已尘封许久。

乌尔金字塔型神庙,位于乌尔城(位于现伊拉克南部,纳西里耶市东南 19 公里)

乌尔纳姆在位期间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,神庙建筑——包括金字塔型神庙——纷纷拔地而起;而农业也由于其灌溉体系而得到长足发展。其中,最为重要的建筑是位于乌尔的大型金字塔型神庙(Ziggurat,也称通天塔)。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公元前 3000 年前,是两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神庙建筑体系的管理中心,也是城市的中心。乌尔的金字塔型神庙是献给乌尔城的守护神月神辛(楠那)的。这座建筑在千年后发生坍塌,后又由新巴比伦帝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和那波尼度重新修缮,现存遗迹底边长 64 米、宽 45 米、高 30 米(推测),整体使用粘土烧制的砖堆砌而成,在缺乏石料的两河流域是史无前例的巨型建筑。围绕着这座金字塔型神庙,乌尔第三王朝的诸王们修建起了庞大的神庙建筑群。

乌玛城(位于现伊拉克南部)一处不动产的规划图泥板,现藏于法国卢浮宫

乌尔纳姆的继任者,舒尔吉(公元前 2094 年~前 2047 年)和阿马尔辛(公元前2046 年~前 2038 年),复兴了君权神化的传统。舒尔吉自称为“神舒尔吉”,阿马尔辛自称为“给全国民众以生命之神”。君权神化,也证明了乌尔第三王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。国王们集军、政、司法大权于一身,全国被划分为许多地区,有国王派人担任长官。地方长官虽沿袭城邦首领的称谓,但无城邦时代城邦首领的特权,实为从属于中央的地方官吏;贵族会议和人民会议虽然保留了下来,但仅仅是服务于国王的机构。

达尔班德·伊·噶乌尔摩崖石刻,描绘了一位不知名的乌尔第三王朝国王,位于现伊拉克北部库 尔德斯坦苏莱曼尼区喀拉达格山

约公元前 2100 年,来自地中海东岸和叙利亚地区的阿摩利人开始迁徙进入两河流域,对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的冲击。舒辛(公元前 2037 年~前 2029 年)在位的第四年,为了抵御阿摩利人的入侵,在乌尔以北的某个地方建造了城墙,被称为“阿摩利长城”。

铜质舒尔吉奠基像,出土于尼普尔,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

伊比辛(公元前 2028 年~前 2004 年)在位第四年,埃兰反叛,成为王朝的劲敌,而各地又军阀纷起。伊比辛派往镇守伊辛的伊什比埃拉对国王怀有二心,在乌尔困难之际,囤积粮食要挟国王,此后更是谋划篡位。公元前 2004 年,埃兰进兵乌尔,伊比辛被俘,被带到埃兰,后卒于埃兰,乌尔第三王朝灭亡。

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滚印,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
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滚印,大英博物馆收藏